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还有丰富的物种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如果这9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中国还有丰富的物种吗阅读答案相关的文章。
【资料图】
中国还有丰富的物种的阅读答案
①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无异于大自然赋予的一笔巨大财富,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
②它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和各种生活必需的原料。民以食为先,人类的食物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生物;中医药是维持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来自动植物;木材、油料、橡胶等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来源于植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生命资源的集合。
③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使得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上而下的生物支撑系统,在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有巨大的生态功能价值。
④它还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千姿百态的生物除了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外,还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带来启迪。
⑤大自然待炎黄子孙可谓不薄。在中国,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脊椎动物有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陆生生态系统类型有599类。中国不但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而且具有名目繁多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此外,中国生物特有属、特有种多,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丰富。据国家环保总局于1995~组织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39.33万亿元。
⑥尽管中国有如此丰厚的“家底”,还已经采取了多项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但由于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的原因以及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中国生态多样性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
(选自《百科知识》第341期)
1 本文依次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同学读到第②段,认为画线句中的“绝大部分”可以删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第⑥段的说明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请你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和依据。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
探究依据: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依次为第②③④段的开头第一句话。
2 这种说法是错的,不能删掉。“绝大部分”表明不排除其他小部分,使表达更准确。
3 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4 探究结果:中国生态多样性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探究依据: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
木木
①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物多样性无异于大自然赋予的一笔巨大财富,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
②它为人类提供食物、药材和各种生活必需的原料。民以食为先,人类的食物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生物;中医药是维持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来自动植物;木材、油料、橡胶等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来源于植物。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生命资源的集合。
③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保障,使得人类有可能多方面、多层次地持续利用各种资源。丰富多彩的生物与它们的物理环境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上而下的生物支撑系统,在维系能量的流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有巨大的生态功能价值。
④它还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发明的源泉。千姿百态的生物除了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外,还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人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带来启迪。
⑤大自然待炎黄子孙可谓不薄。在中国,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脊椎动物有6347种,分别约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陆生生态系统类型有599类。中国不但野生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众多,而且具有名目繁多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品种。此外,中国生物特有属、特有种多,动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珍稀物种丰富。据国家环保总局于1995~19组织编制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39。33万亿元。
⑥尽管中国有如此丰厚的“家底”,还已经采取了多项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但由于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的原因以及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中国生态多样性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
(选自《百科知识》20第341期)
1、本文依次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价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读到第②段,认为画线句中的“绝大部分”可以删掉。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⑥段的说明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请你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和依据。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
探究依据: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依次为第②③④段的开头第一句话。
2、这种说法是错的,不能删掉。“绝大部分”表明不排除其他小部分,使表达更准确。
3、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4、探究结果:中国生态多样性的总体形势非常严峻。探究依据:历史上滥伐森林、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等人为破坏;多种气候因素的影响。
①地球上的生命正处于又一次大灭绝的时期。世界上11%的鸟类已经芳影不存,非洲一些地方的类人猿减少了50%,亚洲40%的动物和植物将很快消失,到2025年,全球2/3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
②这仅仅是物种灭绝的冰山一角,科学家估计可能每2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或者说一年灭绝27000个物种,很多物种也许人类还闻所未闻便永远从这个星球上消失。
③自然灾害是地质史上前五次物种大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当前的第六次灭绝却由一种智慧但不理性的物种--人类所驱动。60亿人口蜂拥在这个星球上,以各种方式消灭着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形成和灭亡本是自然进化的组成部分,然而一些科学家推测当前物种灭绝速度是这种自然进化过程中灭绝速度的100倍甚至1 000倍,而这正是人类破坏力触目惊心的显现。
④随着农业的开发,人类成为一种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力量。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90000平方千米的森林在消失。南美亚马刊、河区的雨林正在以每年24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这相当于每小时消失六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据统计,目前超过四分之一的地球土地正在开垦,54个国家90%的森林已经消失。
⑤狩猎、捕捞是导致物种灭绝的又一原因。美洲野牛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有3000万头,由于不断捕猎,1890年只剩下了750头;蓝鲸最初有30 万条,大肆捕杀使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只剩下了几千条。今天人类继续通过过度捕捞蹂躏着海洋,联合国声称最主要的17种鱼类有15种数量已大幅下降,过度捕捞也必然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
⑥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对物种灭绝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一项规模比非法军火贸易还大而仅次于毒品交易的买卖,其一年的净利润达100亿美元。巨大的利益驱使一些盗猎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如象牙贸易虽在1990年被国际禁止,但每年仍有4000头大象遭遇到猎杀。
⑦环境污染对物种生存而言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重金属、阻燃剂、合成激素、杀虫剂和其他碳氢化合物(如DDT和聚氯联二苯)现在到处散播、无处不在。致癌污染物、污水、酸雨、放射性废物、油污正在不断蹂躏海洋和生态系统。
⑧面对当前的物种大灭绝,人类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危机,但最重要的`是人类应走下凌驾于自然的神坛,重新融入自然的怀抱,尊重和善待生命,以对人的理性和道德来对待大自然,唯有此,人类方能感受到大自然馈以的博大之爱,今天的物种灭绝方不会成为拉开人类明日终结的帷幕!
1.根椐文章内容,概括物种灭绝的人为因素。(4分)
2.文章第①段“到2025年,全球2/3的海龟也将与我们永别”一句中的“将”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3.第④段除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简述其作用。(3分)
1.(1)农业的开发 (2)狩猎、捕捞 (3)稀有物种的国际贸易(4)环境污染
2.不能。因为“将”是表示推测,如果删去,句子意思就变为:到2025年,则全球三分之二的海龟一定会与我们永别,这与实际不符。原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3.举例子、作比较。作用:通过举例和比较,更具体地突出了农业的开发是人类破坏生态系统的主要力量。
《物种灭绝》阅读答案与原文以供同学们阅读、练习和参考,希望《物种灭绝》阅读答案对大家的练习有所帮助!
5.这段文字介绍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这段文字筛选下列信息。(6分)
(1)研究物种起源所凭借的事实基础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物种起源的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批判了什么错误学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举槲寄生为例是为了说明什么观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6.(1)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生物的胚胎的关系,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在地质上的连续等。(2)对事实加以思考,进而推断。(3)创造论。
7.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一个方面。
第二轮专题复习时,知识量大,内容多,知识网络不易构建,因此,有的同学在一轮知识点的复习时下了很多功夫,但在二轮综合训练中,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针对这节专题复习课,我反思如下: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
进入专题复习后,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
会考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和二轮复习的知识内容的相互串联。
三、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
对于生物学科,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不但要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去记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四、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的时候,被分配到一个边远的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的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淼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
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与我无关。我和妻子儿女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儿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胀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
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
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心精神世界的宝藏。
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上帝就是灵魂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于世俗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是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活中安静”的点滴感悟,运用比喻、引用等多种表现手法,辩证地论述了“丰富的安静”的观点。
B.文章为当代物欲横流,喧嚣复杂的社会提供了人保持内心安静和丰富的出路——拥有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和博大的爱心。
C.文章引用了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的名言,共同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应当摆脱虚名的引诱,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
D.作者虽然倡导“丰富的安静”,但那是跌宕后的安静,而对于人生的某个阶段中的某种热闹也是不排斥的。
E.我对一切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因为声音和狂热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2)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概括。(6分)
(3)请结合文章,简要阐释下面句子的含义。(6分)
①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条动荡不宁的急流。(3分)
②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3分)
(4)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此有何体悟。(8分)
(1)(5分)C、E(C.莎士比亚的名言没有提及“虚名的引诱”。E.“必定”有误,文中最后一段提到若有“精神追求为其动力”则不然。)
⑵①生活的安静:每天,我有家里读书和写作;
②亲情的安静: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
③精神的安静:有强大生命力的安静;
④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共6分,答对3点给满分)
⑶(共6分)①时代的巨变在我的内心引起躁动和不安,(2分)使我成年后的生活也变得动荡而不宁静。(1分)
②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1分)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的更深邃,追求的更高远,(1分)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地平静。(1分)
⑷(共8分)没有丰富内在的安静是简单的,拥有丰富阅历但喧嚣是浮躁的,只有“丰富的安静”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在当下物欲横流喧嚣浮躁的社会中,安静反而显得突兀,人们不断攀爬鲜有反思、追逐物质却丢失了灵魂,无知而不自省,浮躁而不丰富。若人们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拥有丰富的内心和博大的爱心,就能成就内心精神世界的丰富。这才能真正摆脱外界虚名的诱惑从而达到内心的真正平和豁达和安静,这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①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②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我刚离开学校时,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
③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荡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一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④我的日子真是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我对这样的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⑤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岁月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⑥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为深切地渴望的乃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富的安静之极致。
⑦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主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1.文章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请说明下列两个比喻句所表达的内涵。
(1)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2)湖中的水仍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2.文章第六段,作者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那么作者所追求的“丰富的安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请用原文回答)
3.(1)文章第五段,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自述,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2)文章结尾,作者引用的莎士比亚名言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4.综观全文,作者喜欢的“安静的日子”应该是怎样的?试分条加以陈述。
《丰富的安静》答案:
1.(1)时代的巨变在我的内心引起躁动和不安,使我成年后的生活也变得动荡而不宁静。
(2)我的内心仍有所思考,有所追求,只不过因为比从前思考的更深邃,追求的更高远,所以表面看来才如此地平静。
2.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3.(1)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某个阶段,应使自己的生命从追求物质朝追求精神的方向发展。
(2)任何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主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
4.生活的安静:每天,我有家里读书和写作; 亲情的安静: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精神的安静:强大的生命力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丰富的安静: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
★ 《中国茶道》阅读答案
★ 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
★ 阅读丰富生命演讲稿
★ 物种起源名著阅读感悟
★ 《中国第一桥》阅读答案
★ 《中国皮影戏》阅读题及答案
★ 中国的月亮阅读答案
★ 孝道中国之道阅读答案
★ 中国的篆刻艺术阅读答案
★ 《中国在我墙上》阅读答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9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8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7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6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发布时间:2023-07-05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电视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